September 15, 2022
多喝水=身體好?
由細到大都聽到父母叫我哋飲多啲水,但飲水多又係咪代表對身體好? Ofmom為大家拆解飲水迷思。
天氣炎熱﹑生病時都會飲多啲水為身體排汗﹑排毒,但過度補水可能會增加腎臟嘅負擔,有機會引致水中毒。尤其對於初生嬰兒,佢哋嘅腎臟喺出世後要經過一段時間先開始正常運作,而平時從母乳或奶粉餵哺中亦可以汲取水分,所以無需額外補水。而事實上飲水其實有獨特嘅竅門,只要用適當嘅方法飲水,效果會比不斷補水更加見效!
(1) 溫水代替冰水
一般飲用水介乎35-38℃就最合適,因為與人體溫度相近。冰水會令胃腸黏膜突然遇冷,引起胃腸不適甚至腹瀉。而滾水則容易破壞食道黏膜,誘發食道癌。所以建議飲水嘅溫度唔好過熱/過凍。
(2) 早喝晚不喝
“早”嘅意思其實唔係指早上,而係指我哋嘅大腦要提早指示身體補水。如果等到口渴先飲水,身體細胞其實已經開始脫水,就算立即補水都只係短暫吸收,長遠嚟講身體仍然處於缺水狀態,嚴重影響新陳代謝。因此,我哋必須養成定時飲水嘅習慣。
(3) 飲水要慢!
好多人飲水都非常急,咕嚕咕嚕一次過飲水飽,但查實非常容易將大量空氣和水一齊吞落去,引起打嗝或腹脹,而且快速飲水仲會迅速稀釋血液,增加心臟負擔。正確嘅飲水方法係細細啖﹑慢慢吞,可以充分滋潤口腔及喉嚨,有效緩解口渴。
(4) 飲水要及時
有冇發現叫小朋友飲水特別難? 好多時佢哋掛住玩就唔記得飲水,而且水無味令佢哋提唔起興趣,所以家長們就要通過檢查孩子尿液顏色判斷是否需要補水。如果尿液呈淺黃色表明水量足夠,若尿液比較黃﹑尿味重,或寶寶不斷用舌頭舔嘴唇、口唇乾燥就暗示寶寶係時侯補水。
(5) 果汁不等於水
果汁/飲料雖然有水嘅成分,但絕不能代替補充水分。而且呢類飲品含糖量偏高,容易引致肥胖﹑蛀牙等健康問題。所以記住要適量飲用,萬萬不能替代飲水。